“金沙遗址”观后感
作者:
来源:
投标部 尧利鑫
发布时间:
2018-07-18
近日,投标部组织参观了位于成都市的金沙遗址博物馆,3000年的文化,3000年的沉淀,时刻都向我们展示着华夏文化的伟大。
当我们进入金沙遗址,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雕塑,这座雕塑,它源于金沙遗址中出土的一件黄金饰品“太阳神鸟”金饰。其原件外径仅为12.5cm,厚度为0.02cm,这件雕塑作品在原物的基础上放大了30倍。它不仅是中国商周时期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,而且在2005年8月16日被选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,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三千年前古金沙人的智慧和勇敢。
接着,我们一行人来到了“遗迹馆”中,看着那一个个尚且遗留着考古学家脚印的黄土坑,一个个写着“某某某出土地”的解说牌,我们仿佛看到了考古者们正在小心翼翼地挖掘出一件件文物的情景。在这里,保留了无数金沙人曾经举行过的各种盛大祭祀的痕迹。在这里,出土了数以吨计的象牙,还有大量的野猪犬齿、鹿角、犀牛骨、马牙等,并埋藏有大量的乌木。在这里,呈现于眼前的一切,不禁让我想到了三千年前的金沙,气候温暖湿润,河渠纵横,植物繁盛,动物成群。在这舒适宜人的环境里,金沙先民勤勤恳恳,世代过着平静而充实的生活……
出了展厅,我们又来到了古老沧桑的“乌木林”。传说成都平原在李冰修凿都江堰之前,水患较为严重,河流经常改道,上游发洪水时常将各种树木冲埋于古河道中,经过3000年—12000年后都不腐烂。由于这种树木从表面到树芯都是乌黑色,“乌木”之名由此而来。而且,乌木致密、有机质已分解完毕,不变形,不生虫,较为珍贵。
站在三千年前金沙人曾生活过的土地上,呼吸着三千年前金沙人呼吸的空气;感受着三千年前金沙人的生活方式;憧憬着古蜀王国神秘的面纱;金沙遗址——带我们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蜀都。三千年前金沙的历史;三千年前金沙人的聪明能干;三千年前金沙人的顽强意志,更使我们了解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。